一、籠子
  即將過去的2014年幾乎必將在未來的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。梳理這一年中國發展的脈搏,我們看到了比往年更多的努力,有太多值得書寫的東西。
  十八屆四中全會定下的法治基調,讓“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”這句話更為眾多人所知。還有很多人聽過這樣一段“美國總統小布什的演講”:人類千萬年的歷史,最為珍貴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,不是浩瀚的大師們的經典著作,不是政客們天花亂墜的演講,而是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服,實現了把他們關在籠子里的夢想。因為只有馴服了他們,把他們關起來才不會害人。我現在就是站在籠子里向你們講話。
  這段話或許是中文互聯網上傳播最廣的“謠言”,甚至寫進了中學的考卷。查證的結果是,這個所謂的“小布什講話”是一名天涯網友創作於2002年,當時就已聲明是“代擬”。
  2002年算來,已有一轉光陰。從民間半開玩笑的呼籲到正經成文的國家意志,我們終於可以一起正視“籠子”。站在“籠子”的角度回望2014,或許能讓中國這一整年的努力更為清晰。
  二、築籠的努力——
  你懂的
  回到年初。2014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在回答《南華早報》記者提問周永康傳聞時說:“我們所說的不論是什麼人不論其職位有多高,只要是觸犯了黨紀國法,都要受到嚴肅的追查和嚴厲的懲處,絕不是一句空話。我只能回答成這樣了,你懂的。”
  全場會心爆笑。“你懂的”這個據說起源於南京網絡的俚語,就這麼登入了大雅之堂。半年後的7月29日,“你懂的”答案正式揭曉。中共中央正式發佈:鑒於周永康涉嫌嚴重違紀,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審查。
  習近平就“籠子”曾強調過三點:“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、不能腐的防範機制、不易腐的保障機制”。這其實回答了三個問題:什麼是籠子,用什麼築籠子,用什麼維護籠子。周永康案打破了“刑不上常委”的傳言,在成為小百姓飯前酒後談資的同時,也讓“籠子”在民間具象化的概念進一步清晰。整個2014年,共有多少名“老虎蒼蠅”落馬,從官媒到坊間多有盤點,數字上的成績無須再多提,我們更需要從中看到一種價值觀上“築籠”的努力。
  媒體曾總結,中紀委有周五“打虎”,周一“拍蠅”的反腐“規律”。這一點也為紀委人士所確認。實話講,反腐不應該是一種可預期的成績,更應該是一種滅火治病的能力,所以周五還是周一,並不應該形成時間流上的規律。之所以要有這樣的規律,是試圖用“可預期性”來傳播一種理念,猶如鬧鐘一樣,到點就要提醒:“籠子”還在築,“籠子”該用鐵來築而不是用紙來糊,“籠子”還需要時刻檢看是不是有地方破了漏了——心理學認為,三周即可形成行為習慣,而價值觀習慣的形成,顯然三年也不夠。
  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,“你懂的”三個字意味之深長超出呂新華當時的考慮。權力天然就該在籠子里站著,而不是脫韁馳騁張牙舞爪。這個道理雖然講起來大家都懂,但是內化到心裡習慣層次,就需要不斷的事例來印證。
  “打虎拍蠅”印證的是“不敢腐的懲戒機制”,而2014年國務院的一系列“放權”動作,印證的就是“不能腐的防範機制”。眾多取消審批的項目不僅僅是“放活市場”,更重要的是用“籠子”來壓縮權力變現的空間。權力天生就有容易腐敗的特性,怎麼辦?那麼就讓它少出現,盡可能地從不必要存在的地方退出。“凡是公民能自決的,凡是市場能調節的,政府都要退出”——李克強總理的這句話一再被引用,就是因為這是對“不能腐的防範機制”的具化。越來越多的領域不再卡在行政審批門檻上,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權力被收回了它應該所在的“籠子”里,這一點,也越來越多地被讀懂。
  再談“不易腐的保障機制”。要使腐敗不易,反過來,就要讓曝光容易。整個2014年,我們對“曝光——回應——查處”這樣的模式越來越熟悉,在吐槽“有關部門總是慢網友一拍”的同時,也得承認,慢歸慢,至少不再“站”了,當年劉鐵男被舉報時的那種“護短式闢謠”已經比較罕見,這證明更多人越來越懂得去自覺維護“籠子”。曾經諱莫如深的官員財產公開制,如今正大光明地被國家級媒體所呼籲。大家越來越懂,公開財產,是直接從技術上降低了官員腐敗的可能性,也為官員“洗贓”設置了障礙。
  2014年,“築籠”的努力,你應該懂,也必須懂。
  三、破籠的努力——
  且行且珍惜
  來到年末。12月29日下午,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了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。這份草案的第45條,是向地方授權可以決定限制機動車通行的條款。法律專家解讀,此授權條款或將成為“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常態化”的法律依據。很多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審議時表示,這個條款屬於不當授權條款,應當予以刪除,或者至少應該寫明補償條件。
  這條新聞並不能像養老金廢除雙軌制那樣成為每個媒體的頭條,但其意義卻不遑多讓:在把權力關進籠子的同時,我們的最高立法機關已經在著手應對另一個“籠子”,不過,對這個“籠子”,不是“築”,而是“破”,因為,這是一種束縛公民權利的“籠子”。
  我自己的車,我當然有權利開。這個權利不應該受到任何“籠子”的束縛,哪怕機動車限行有再多看似堂皇的理由。當這個“籠子”試圖以合法化的面目出現時,我們的最高立法機關沒有猶豫,這是侵權,這個籠子,不能有!
  長年以來因為歷史條件、發展水平等各種原因,我們的個人權利受到了一些約束,猶如被關進了另一個“籠子”里。這些籠子的危害性還不僅止於侵權,更重要的是讓人們習慣於被侵權。
  “當人們慢慢接受和習慣單雙號限行時,人們已經在默默承受中降低了權利的底線。如果說,單雙號短期限行還可以接受,一旦其常態化,則人們的出行權利就必然無法得到完整保證。這正是委員們所擔心的。他們擔心權力在制定政策時沒有顧及權利,習慣性地把降低權利作為解決問題的優先思路,而權利的底線也在不斷受損的過程中,逐漸降低。”這段南京時評家李劭強先生髮表在揚子時評上的文字,深刻地揭示了這種“籠子”的潛在危害。
  2014年,單獨兩孩政策落地、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出台、下班路上的意外終於可以算工傷,醫療費終於可以異地報銷……這一系列的努力,都是在“破籠”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“破籠”和上一個段落中的“築籠”是一個同步的過程:前面的籠子,往往就是那些應該被後面的籠子所關住的權力的“作品”。由於各種慣性和很多糾纏不清的利益格局,“破籠”的努力並不比築籠輕鬆,也許還更艱難一些。
  在2014年各種娛樂圈的表演中,馬伊琍的一句“且行且珍惜”算是少有的正能量之句。我們在此借用這句話送給“破籠”的努力:一定要在權利回歸的路上堅持行下去,一定要珍惜你被放出來的權利。
  四、結語
  此籠築好,權力俯首;彼籠打破,權利抬頭。2014年的民間語文狂歡,以一首歌曲帶來的“××去哪兒了”起始,以一個頭號富二代帶來的“有錢就是任性”收官,巧合一般詮釋了我們這篇年終時論的“籠子角度”:經過2014年的洗禮,當再有“任性”出現時,我們會自覺地去問一問,該有的“籠子”都去哪兒了? 揚子晚報評論員 李軍  (原標題:2014,從“籠子”看中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w68qwlr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